2006年8月24日,日本札幌体育馆内空气凝固,中国男篮与斯洛文尼亚的世锦赛小组赛进入最后5秒。比分75-77,中国队落后2分,球权在手。王仕鹏后场接球,一路奔袭至三分线外,面对双人包夹强行起跳——球划出弧线,终场哨响,网花翻涌!全场沸腾,这记绝杀不仅让中国队78-77逆转晋级,更成为中国篮球史上最燃瞬间之一。
时任主帅尤纳斯在暂停时布置的“星爆战术”堪称经典:姚明佯装挡拆吸引防守,刘炜假突分球,朱芳雨无球跑动带走侧翼。而斯洛文尼亚显然低估了王仕鹏的冷血属性——这位当时年仅23岁的后卫,全场仅得3分,却用“一球封神”诠释了什么是大心脏。
“我出手时就知道会进,那种感觉就像时间变慢了。”——王仕鹏赛后采访
这场比赛暴露的问题同样深刻:中国队全场失误15次,三分命中率仅28%。若非斯洛文尼亚核心纳赫巴最后时刻两罚一中,结局或许改写。但竞技体育没有如果,这场胜利让中国男篮首次在世锦赛赢下欧洲前八球队,其意义远超小组出线本身。
如今回看录像,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窒息感。那支中国队有4人后来入选NBA,而斯洛文尼亚阵中藏着未来MVP东契奇的启蒙教练。这场绝杀像一道分水岭:此后中国男篮再未在世锦赛复制如此热血时刻,而王仕鹏的3分球,永远定格在央视解说于嘉的嘶吼声中:“球进了!球进了!中国队出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