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
  • 740
  • 2025-09-06 17:59:08

一位俄罗斯国际政治专家说,世界杯是无法同政治割裂开的,足球被赋予广阔的社会政治使命,在某些方面,其影响力甚至连奥运会也望尘莫及。

从主办权选择就开始了政治考量

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曾表示,将2018年和2022年的世界杯举办权分别交给俄罗斯和卡塔尔是一项“政治决定”。虽说最近爆出的卡塔尔“世界杯贿选门”让瓦尔克的这个说法显得讽刺意味十足,但是世界杯从第一届起就与政治密不可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国际足协在1930年把第一届世界杯主办权给予乌拉圭,目的就是庆祝该南美洲国家建国100周年,希望以世界杯展示国力和团结国民。乌拉圭最终在主场顺利捧杯,赛事获得极大的成功。1934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也有当时墨索里尼企图用此赢得民心的缘故。[详细]

比赛结果背负的国仇家恨与利益输送

足球场上的一场胜利,还能成为战败国对战胜国的完美复仇。1986年世界杯8强战阿根廷以2:1淘汰英格兰。世界杯前4年,英阿两国爆发福克兰群岛战役,最终阿根廷战败。马拉多纳赛后承认是抱着复仇心态比赛:“我们赛前说体育与政治无关,那是骗人的。比赛的时候我们满脑子都想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性命的同胞,我们是为他们复仇的。世界是残酷的,弱国对强国只有在足球场上才可以取得史诗般的胜利。”

历史上,把政治利益和足球挂钩,从而影响比赛结果的情况也很多,1978年世界杯,为了拿到冠军,阿根廷军政府无所不用其极。有一场比赛是阿根廷对秘鲁,当时他们需要净胜四球以上才能出线,最后秘鲁输了个0:6。据说阿根廷军政府给当时的秘鲁军政府免费运了三万五千吨谷物(也许还有军火),还解冻了秘鲁军政府在阿根廷的五千万美元资产。[详细]

他们,因为政治无缘世界杯

在所有背景中,损害竞技成绩最无奈的一个就是国家解体,四分五裂的政治环境打散了足球运动原本的完整性。最知名的例子自然是南斯拉夫,不少前南地区的天才球星都在职业赛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却鉴于整体实力不济屡屡和大赛绝缘。如果“南斯拉夫”还在会是怎样?

门将:别戈维奇(波黑)

后卫:乔尔卢卡(克罗地亚),伊万诺维奇,维迪奇,科拉罗夫(塞尔维亚)

中场:武基尼齐(黑山),克拉西奇(塞尔维亚),莫德里奇(克罗地亚)

前锋:哲科(波黑),约维蒂奇(黑山),曼珠西奇(克罗地亚)

替补:汉达诺维奇(斯洛文尼亚),奥利奇(克罗地亚),潘德夫(马其顿),贾努扎伊(科索沃)

这是一个球迷臆想中的“南斯拉夫球队”,然而,除了克罗地亚和波黑,上述其他国家都无缘本届世界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世界杯开赛的时候,规划过如此一个阵容——如果他们能在一起,这个队伍在世界杯上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