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与林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交锋。
林李大战指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与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之间的对决,被誉为羽毛球历史上最精彩的交锋[1][2]。
统计数据显示,林丹与李宗伟共交手40次,其中22次为决赛,15次为半决赛,奥运会决赛及世锦赛决赛各占两次(均为林丹胜出),林丹以28胜12负的战绩胜出。而在11场超级系列赛决赛(包括首要超级系列赛)的交锋中,林丹获胜11次,李宗伟9次。尽管如此,李宗伟还是有自己的一番成绩:他曾于2007年至2017年间拿下47个超级系列赛冠军,占据世界排名第一长达349个星期,其中2008年8月21日至2012年6月14日共199个星期为连续占据[3][4]。另一方面,林丹以28岁的年纪包揽九大超级系列赛冠军,达成“超级全满贯”[5]。
2018年3月17日,林丹在2018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八强赛上击败李宗伟,赢得林李大战最后一场的胜利。随着李宗伟及林丹先后于2019年及2020年宣告退役,林李大战正式结束。
背景[编辑]
林丹与李宗伟总共交手40次,其中林丹以28胜、12负占上风[6]。外界认为林李是三代羽毛球运动员中最具统治力的两位选手,其中林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选手;部分媒体将2006年至2016年称为“林李时代”[7][8][9]。
林李的比赛打法各有千秋:李宗伟步伐迅速,反击能力强,救球时经常卧倒在地,偶尔玩假动作,跳跃扣杀威力惊人。部分人认为李宗伟偏爱远距扣杀,但这个动作一般人难以做到。另一方面,林丹比较有耐心,擅长谋略,会因应对手调整打法,有时会突然猛攻;防守方面,林丹会全方面兼顾场上每一个角落,乃至于滑动双脚。纵观这些年,随着陶菲克·希达亚特、彼得·盖德等传奇选手衰落,林李不断调整打法,以更好适应彼此的节奏,水平远远在他人之上,从而奠定了长达十年的双雄争霸地位。在这十年的主要锦标赛中,林李二人经常把其他入围决赛的选手甩在身后。直到2016年奥运会冠军、两届世锦赛冠军谌龙及2017年世锦赛冠军安赛龙登台,年过三旬的林李二人才退出历史舞台。
林李都曾在自己国家服役:林是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体大队的运动员,军衔中校;李宗伟是马来西亚皇家海军志愿后备军,获名誉少校军衔[10];两人分别从海军少校及少校擢升,最终获得同等资历的军衔[11]。2015年,由于军队严格限制运动员参加商业活动,林丹宣布从八一军体大队退役,结束长达20年的部队生涯[12]。
林李多次出战重要锦标赛决赛,是仅有的两位连续两届在奥运会羽毛男单决赛上交锋的选手。结果林丹连续两届拿下男单冠军,成为奥运史上成功卫冕冠军的第一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林丹直落两盘拿下金牌,其后又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以碾压态势卫冕冠军[13][14][15]。然而伦敦奥运会的赛况比北京奥运会激烈,李宗伟先拿下第一局胜利,林丹再反赢一局,将比赛拖入决胜局。来到决胜局,林李共13次战平,将比分拖成19比19,结果林丹拿下最后两分,蝉联奥运冠军。就在林丹庆祝胜利的时候,一旁的李宗伟一动不动,脸上挂着泪水,最后是在教练的安抚下离开球场。有观点认为李宗伟在之后的关键比赛中一蹶不振,但比赛结果并非如此,双方之后五次交手都拖入了第三盘,而且都是由最后2分决定胜败。而在这五场极为艰辛的比赛中,李宗伟以3胜2负险胜林丹,包括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半决赛,李宗伟在决胜盘以22比20取胜[1]。
除此之外,林李二人也在两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决赛、一届亚洲运动会半决赛及决赛、两届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半决赛及四届全英羽毛球公开锦标赛决赛上交锋,这些比赛几乎都在第三盘决胜负[16],其中在2011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的对决堪称羽坛史上最佳。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被外界认为是林李二人职业生涯的收官之战,当时第三次在奥运舞台上挑战林丹的李宗伟取胜,成为第二位连续三届进军决赛的奥运选手(第一位是一天前赢得男双半决赛的傅海峰)。尽管李宗伟在比赛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将比分拖成20比20,最终还是拿下最后两分,成功战胜林丹[17]。
在林李大战早期,双方球迷的言语交锋也是异常激烈。李宗伟时不时跟球迷说林丹是自己的好朋友,希望大家改变对林丹的态度。后来,双方球迷逐渐意识到林李二人代表着羽毛球最高水平的对决,开始把互不相让转化为互相肯定,为两位选手喝彩,特别是两人在马来西亚和中国比赛的时候。最明显的是李宗伟因药检问题被禁赛8个月,最终在中国东莞举行的2015年苏迪曼杯上复出,代表马来西亚队挑战韩国选手李东根的时候,全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现场解说吉莉安·克拉克打趣说:“听下大家的掌声吧,这不是给中国运动员的,是给李宗伟的!”李宗伟的教练郑瑞睦(英语:Tey Seu Bock)称林李的对决是“限量版”[18]。然而,这并没能阻挡铁杆球迷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贬低李宗伟的成就及地位,通过比较两人战绩来证明从来李宗伟虽然是常年的公开赛冠军,但是没有赢得过奥运会或世锦赛冠军(林丹赢了两次奥运冠军);这种做法加剧了双方球迷的针锋相对,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而头脑冷静的球迷则会提醒大家两人的传奇对决已经进入终章,希望大家能够欣赏两人在传奇职业生涯中展现的东西,而不是争吵到最后一刻。多年来,林李二人一直在采访中强调互相激励是他们步入巅峰的关键因素。而在场下,两人都是要好的朋友,都曾出席过对方的婚礼,也喜欢跑车和手表[19][20]。
球迷及同行纷纷认为林李二人是羽坛史上最优秀的球员,吸引了许多人关注羽球运动。因此,两人已经与昔日一众传奇运动员并列羽坛第一梯队,包括黄秉璇、乔治·汤姆斯、庄友明、埃兰·科普斯、韩健、梁海量、林水镜、赵剑华、莫滕·弗罗斯特、杨阳等人。林李二人于2023年正式入选羽毛球世界联会名人堂[21]。
交锋纪录[编辑]
序号
年份
锦标赛
所属系列赛
轮次
胜者
得分
李宗伟累计胜出
林丹累计胜出
1
2004
汤姆斯杯亚洲区初赛
决赛
林丹
3–15、15–13、15–6
0
1
2
2005
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
决赛
李宗伟
17–15、9–15、15–9
1
1
3
2005
香港公开羽毛球锦标赛
半决赛
林丹
15–4、15–6
1
2
4
2006
全英羽毛球公开锦标赛
半决赛
林丹
15–9、10–15、17–14
1
3
5
2006
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
决赛
李宗伟
21–18、18–21、23–21
2
3
6
2006
台北羽球公开赛
决赛
林丹
21–18、12–21、21–11
2
4
7
2006
澳门羽毛球公开赛
决赛
林丹
21–18、18–21、21–18
2
5
8
2006
香港公开羽毛球锦标赛
决赛
林丹
21–19、8–21、21–16
2
6
9
2007
苏迪曼杯
世界羽联锦标赛
小组赛
李宗伟
21–17、21–17
3
6
10
2007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超级系列赛
半决赛
林丹
15–21、21–14、21–15
3
7
11
2007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
半决赛
李宗伟
21–19、21–15
4
7
12
2007
香港公开羽毛球锦标赛
超级系列赛
决赛
林丹
9–21、21–15、21–15
4
8
13
2008
瑞士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
决赛
林丹
21–13、21–18
4
9
14
2008
汤姆斯杯
世界羽联锦标赛
半决赛
李宗伟
21–12、21–14
5
9
15
2008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综合运动会
决赛
林丹
21–12、21–8
5
10
16
2008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
决赛
林丹
21–18、21–9
5
11
17
2009
全英羽毛球公开锦标赛
超级系列赛
决赛
林丹
21–19、21–12
5
12
18
2009
瑞士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
决赛
李宗伟
21–16、21–16
6
12
19
2009
苏迪曼杯
世界羽联锦标赛
半决赛
林丹
21–16、21–16
6
13
20
2009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超级系列赛
半决赛
林丹
22–20、15–21、21–7
6
14
21
2010
汤姆斯杯
世界羽联锦标赛
半决赛
林丹
21–17、21–8
6
15
22
2010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
决赛
李宗伟
22–20、16–21、21–17
7
15
23
2010
亚洲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综合运动会
决赛
林丹
21–13、15–21、21–10
7
16
24
2011
韩国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首要赛
决赛
林丹
21–19、14–21、21–16
7
17
25
2011
全英羽毛球公开锦标赛
超级系列赛首要赛
决赛
李宗伟
21–17、21–17
8
17
26
2011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世界羽联锦标赛
决赛
林丹
20–22、21–14、23–21
8
18
27
2011
香港公开羽毛球锦标赛
超级系列赛
半决赛
林丹
21–16、21–14
8
19
28
2011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首要赛
半决赛
林丹
19–21、21–12、21–11
8
20
29
2012
韩国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首要赛
决赛
李宗伟
12–21、21–18、21–14
9
20
30
2012
全英羽毛球公开锦标赛
超级系列赛首要赛
决赛
林丹
21–19、6–2r
9
21
31
2012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综合运动会
决赛
林丹
15–21、21–10、21–19
9
22
32
2013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世界羽联锦标赛
决赛
林丹
16–21、21–13、20–17r
9
23
33
2014
亚洲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综合运动会
半决赛
林丹
22–20、12–21、21–9
9
24
34
2015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
16强赛
林丹
21–17、21–10
9
25
35
2015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首要赛
半决赛
李宗伟
17–21、21–19、21–19
10
25
36
2016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亚洲锦标赛
半决赛
李宗伟
22–20、15–21、21–4
11
25
37
2016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综合运动会
半决赛
李宗伟
15–21、21–11、22–20
12
25
38
2017
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系列赛首要赛
决赛
林丹
21–19、21–14
12
26
39
2017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亚洲锦标赛
半决赛
林丹
21–13、21–15
12
27
40
2018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
超级1000赛
四分之一决赛
林丹
21–16、21–17
12
28
统计[编辑]
按奖牌排列[编辑]
赛事
李宗伟
林丹
金牌
银牌
铜牌
金牌
银牌
铜牌
奥运会
0
3
0
2
0
0
亚运会
0
1
2
2
1
0
世锦赛
0
4
1
5
2
0
世界杯
0
0
0
2
0
0
亚锦赛
2
0
2
4
2
1
世青赛
0
0
1
0
0
1
亚青赛
0
0
0
1
0
0
按冠军排列[编辑]
锦标赛
李宗伟
林丹
超级系列赛总决赛
4
1
全英公开赛
4
6
澳大利亚公开赛
0
1
巴西公开赛
0
1
中国大师赛
0
6
加拿大公开赛
1
0
中国公开赛
1
5
台北公开赛
1
2
丹麦公开赛
2
3
法国公开赛
3
1
德国公开赛
0
6
香港公开赛
5
5
印度公开赛
3
0
印度国际赛
1
0
印尼公开赛
6
0
日本公开赛
6
3
韩国公开赛
3
3
澳门公开赛
2
1
马来西亚大师赛
5
0
马来西亚公开赛
12
2
马来西亚国际赛
1
0
新西兰公开赛
0
1
菲律宾公开赛
1
0
新加坡公开赛
1
0
瑞士公开赛
2
3
泰国公开赛
0
1
美国公开赛
1
0
总计
65
51
相关纪录[编辑]
在2007年到2017年的超级系列赛时代,李宗伟凭借47个冠军成为最出色的运动员。直到超级系列赛体系于2018年被全新的世界巡回赛取代,李宗伟的成绩还未有人超越。李宗伟占据世界排名第一长达349个星期,其中2008年8月21日至2012年6月14日共199个星期为连续占据[22]。2017年3月,李宗伟以34岁142天之龄成为全英公开赛最年长的选手[23]。
林丹在28岁时候包揽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汤姆斯杯、苏迪曼杯、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全英公开赛、亚运会及亚锦赛冠军,成为羽坛“超级大满贯”第一人[24][5]。林丹也是第一位卫冕男单奥运冠军的球员[25]、第一位10度参加全英赛决赛的选手[26]。
李宗伟创下多个锦标赛纪录,共拿下12个马来西亚公开赛冠军[27]、6个印尼公开赛冠军(第一位非印尼籍选手)[28]和6个日本公开赛冠军[29]。林丹则拿下5个中国公开赛冠军和6个中国大师赛冠军。两人都有5个香港公开赛冠军[30]。
交情[编辑]
虽然林丹在球场上的傲慢为人诟病,林李二人在场内外都很要好,经常互相切磋球技。2012年林丹与谢杏芳结婚的时候,林李两人还向大家展示球技[31]。
2013年世锦赛决赛上,李宗伟因腿抽筋退赛,林丹亲自过去检查伤势。在赛后采访中,林丹表示他们已经不复当年了,所以非常珍惜每一次交手的机会[32]。
2020年4月,李宗伟在Facebook直播中称赞林丹是传奇巨星,他所拥有的冠军证明了一切,所以球迷需要向他致敬。李宗伟还说林丹是最优秀的羽毛球选手,求胜心驱使他更为努力地发挥[33]。最后,李宗伟称林丹已赢得所有大赛荣誉,不需要其他证明[34]。
文化影响[编辑]
林李大战被誉为羽毛球界最伟大的对决,也是改变世界羽坛的重要对决。外界将其视为羽球运动复兴的标志[35][36]。里约奥运会半决赛李宗伟战胜林丹后,有球迷以林丹的口吻给李宗伟写了一封信,得到网络疯传[37]。
2019年6月,李宗伟因身体原因宣布退役,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和首相夫人茜蒂哈斯玛、媒体及同行纷纷向其致敬[38][39]。得知消息的林丹在新浪微博转发了香港歌手吕方的歌曲《朋友别哭》,并附文“独自上场没人陪我了”[40]。而在一年后的2020年7月4日,林丹也宣告退役,这次李宗伟在微博表示“三缺一很久了”,暗示“世界羽坛四大天王”的林丹、李宗伟、陶菲克和彼得·盖德全部退役,并附上小虎队的歌曲《再见》[41]。
参见[编辑]
李宗伟职业生涯统计
参考资料[编辑]
^ 1.0 1.1 Careem, Nazvi. Lee Chong Wei versus Lin Dan: fierce rivalry, friendship and a compelling Olympic stor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6-08-20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 Paul, Rajes. Chong Wei-Lin Dan rivalry has improved badminton, says Jorgensen. The Star. 2013-08-04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 Hearn, Don. Lee Chong Wei calls time on a brilliant badminton career. Badzine. 2019-06-13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 Chong Wei calls it quits. The Star Online (thestar.com.my). 2019-06-13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8).
^ 5.0 5.1 China's Lin Dan wins 1st "Super Grand Slam". NDTV Sports. Agence-France Presse. 2011-12-18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Lin Dan vs. Lee Chong Wei [Head-to-head analysis]. 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 Eaton, Richard. Lin Dan: The Greatest Ever. iBADMINTONstore.com. [201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 Lin Dan the greatest, says record-breaking Gade. Agence France-Presse. NDTV Sports. 2012-03-06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4).
^ Incredible as Lin Dan wins fifth world title. Badminton England. 2013-08-11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9).
^ Ybanez, Alvin. Badminton Star Lin Dan Leaves Army to Focus on Endorsements. Yibada. 2015-10-22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 Lee Chong Wei made honorary commander in Navy. Free Malaysia Today. 2016-10-07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Lin, Yan. Olympic medalist Lin Dan to leave Bayi badminton club. China Daily. 2015-10-16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4).
^ Photos: Lin Dan of China wins Badminton Men's Singles gold.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2008-08-17 [2013-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6).
^ Segal, David. In Battle Between Longtime Rivals, More Than One Gold Is in Offing.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8-05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 Liew, Jonathan. London 2012 Olympics: rock star of badminton Lin Dan wins singles final to end Malaysia's hopes of first gold medal. The Telegraph. 2012-08-06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 Badminton: Lin Dan wins world title as Lee Chong Wei retires. BBC Sport. 2013-08-11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 Lay, Belmont. M'sians go nuts as Lee Chong Wei beat China's Lin Dan in Olympics men's badminton semi-final. Mothership.sg. 2016-08-20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 G Khrishnan. Lin Dan-Chong Wei rivalry is limited edition, says coach. DNA India. 2013-08-20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 Chow, How Ban. Chong Wei and Lin Dan just love fast cars. The Star. 2011-03-19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2).
^ Paul, Rajes. Rivals in the arena, but friends in real life. The Star. 2014-05-26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 Lin Dan, Lee Chong Wei Elected To BWF Hall Of Fame. BWF News. 2023-05-02 [2023-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 Sikdar, Sandip. Malaysia's badminton king Lee Chong Wei retires after cancer battle. hindustantimes. 2019-07-05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Lee wins 'surprising' fourth All England title. The Nation Thailand. 2017-03-12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 "史上最佳"送林丹绝不是奉承 超级大满贯前无古人. 新浪体育. 2010-11-21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8).
^ Great Lin retains Olympic title. China.org.cn. 2012-08-05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 林丹第十次闯进全英赛决赛 距离第七冠仅一步之遥. 央视网. 2018-03-18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 Lee Chong Wei wins historic 12th Malaysia Open title. The Indian Express. 2018-07-01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 Zheng Guan, Kng. Chong Wei wins sixth Indonesia Open title. The Star. 2016-06-05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 Liew, Vincent. Lee Chong Wei wins record sixth Japan Open title. BadmintonPlanet.com. 2016-09-25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Giles, Thomas. Lee Chong Wei wins record fifth Hong Kong Open title as upsets seedings. inside the games. 2017-11-26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9).
^ Pang, Vexhin. These Pictures Perfectly Show The Rivalry & Bromance Of The Two Badminton Titans. Vulcan Post. 2016-08-22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 李宗伟因伤退赛成就林丹 用温情告别第32次"林李之战". 人民网. 2013-08-12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 Lee: Lin Dan's the Greatest, I was Obsessed with Him. 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 2020-04-16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 李宗伟力挺林丹:他已赢得所有大赛荣誉 不需再证明. 新浪. 2020-03-25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 Lin Dan versus Lee Chong Wei: How badminton's great rivalry was born. Today. 2020-05-23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Liew, Vincent. The end of Lee-Lin era, the rivalry that transformed badminton world. BadmintonPlanet.com. 2019-06-13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 Fake, but nonetheless touching: Lin Dan 'purportedly' writes emotional letter to great rival Lee Chong Wei after Rio clash. Zee News. 2016-08-21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 李宗伟宣布挂拍 敦马夫妇感谢他为大马所作贡献. 东方网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7) (中文(简体)).
^ You'll always be a hero for us: Carolina Marin leads tributes on Twitter to retiring Lee Chong Wei. Scroll.in.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30).
^ Lin Dan pays tribute as Chong Wei calls it a day. Borneo Post Online (theborneopost.com). 2019-06-14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 林丹宣布退役后 “宿敌”李宗伟的一句话冲上热搜. 新浪网. 2020-07-04 [2022-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外部链接[编辑]
李宗伟在世界羽联网站的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林丹在世界羽联网站的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 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作为展示和表演项目
1972年: 梁海量(印度尼西亚) (展示项目)
1988年: 杨阳(中国) (表演项目)
作为正式项目
1992年: 魏仁芳(印度尼西亚)
1996年: 波尔-埃里克·赫耶尔·拉尔森(丹麦)
2000年: 吉新鹏(中国)
2004年: 陶菲克·希达亚特(印度尼西亚)
2008年: 林丹(中国)
2012年: 林丹(中国)
2016年: 谌龙(中国)
2020年: 安赛龙(丹麦)
2024年: 安赛龙(丹麦)
查论编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1977年: 弗来明·戴夫斯
1980年: 梁海量
1983年: 伊萨克·苏吉亚托
1985年: 韩健
1987年: 杨阳
1989年: 杨阳
1991年: 赵剑华
1993年: 佐戈·苏普里昂托
1995年: 哈尔亚恩托·阿尔比
1997年: 彼得·拉斯姆森
1999年: 孙俊
2001年: 叶诚万
2003年: 夏煊泽
2005年: 陶菲克·希达亚特
2006年: 林丹
2007年: 林丹
2009年: 林丹
2010年: 陈金
2011年: 林丹
2013年: 林丹
2014年: 谌龙
2015年: 谌龙
2017年: 安赛龙
2018年: 桃田贤斗
2019年: 桃田贤斗
2021年: 骆建佑
2022年: 安赛龙
2023年: 昆拉武特·威提讪
查论编汤姆斯杯冠军1940年代
1949: 曾官良、卢德福、林祺芳、王保林、黄德福、张成坤、黄秉璇、杨德才
1950年代
1952: 曾官良、伊斯迈·马扬、王保林、黄德福、阿布杜拉·皮鲁兹、黄秉璇
1955: 庄友明、林祺芳、王保林、黄德福、陈仁勇、黄秉璇
1958: 李保然、杨金美、费里·宋尼维尔、陈有福、陈景源、艾迪·优素福
1960年代
1961: 李保然、杨金美、费里·宋尼维尔、陈有福、陈景源、艾迪·优素福
1964: 翁振祥、图坦·贾马路丁、费里·宋尼维尔、陈有福、陈景源、阿布杜·帕塔·乌囊
1967: 欧马尔·马纳夫、黄绍铭、伍文美、陈奕芳、陈贻权、郑求山、尤清和
1970年代
1970: 黄百新、谢全新、梁海量、谢健新、张敬源、翁振祥
1973: 张鑫源、谢全新、纪明发、梁海量、翁振祥、阿姆里尔·努尔曼、梁春生
1976: 张鑫源、纪明发、梁海量、林水镜、阿姆里尔·努尔曼、伊耶·苏米拉特、梁春生、洪耀龙
1979: 纪明发、梁海量、林水镜、刘邦高、伊耶·苏米拉特、梁春生、洪耀龙
1980年代
1982: 陈昌杰、陈天龙、陈跃、韩健、林江利、栾劲、孙志安、姚喜明
1984: 洪忠和、纪明发、哈迪扬托、杨荣美、陈金德、罗天宁、林水镜、伊萨克·苏吉亚托、陈财富
1986: 丁其庆、韩健、李永波、田秉毅、熊国宝、杨阳、张强、周金灿
1988: 陈红勇、陈康、李永波、田秉毅、熊国宝、杨阳、张青武、赵剑华、周金灿
1990年代
1990: 陈红勇、陈康、李永波、田秉毅、吴文凯、熊国宝、杨阳、赵剑华、郑昱闽
1992: 谢顺吉、傅国强、关义明、贾兰尼·西迪、拉曼·西迪、拉锡·西迪、拉昔夫·西迪、苏明强、黄伟民
1994: 阿尔比、魏仁芳、郭宏源、洪忠中、雷克西·迈纳基、里奇·苏巴吉亚、邦邦·苏普里昂托、佐戈·苏普里昂托、蔡祥林、阿迪
1996: 阿尔比、安东尼奥斯·阿里安托、魏仁芳、郭宏源、关有明、雷克西·迈纳基、里奇·苏巴吉亚、邦邦·苏普里昂托、佐戈·苏普里昂托、阿迪
1998: 阿尔比、安东尼奥斯·阿里安托、西吉特·布迪亚托、叶诚万、马立夫·迈纳基、雷克西·迈纳基、里奇·苏巴吉亚、佐戈·苏普里昂托、陈甲亮、陈甲寅
2000年代
2000: 安东尼奥斯·阿里安托、西吉特·布迪亚托、吴俊明、叶诚万、陶菲克·希达亚特、关有明、马立夫·迈纳基、雷克西·迈纳基、里奇·苏巴吉亚、陈甲亮
2002: 郭专本、西吉特·布迪亚托、哈林·哈里恩多、叶诚万、陶菲克·希达亚特、特里·库沙扬托、马立夫·迈纳基、布迪·桑托索、邦邦·苏普里昂托、陈甲亮
2004: 鲍春来、蔡赟、陈宏、陈其遒、陈郁、傅海峰、林丹、桑洋、夏煊泽、郑波
2006: 鲍春来、蔡赟、陈宏、陈金、傅海峰、郭振东、林丹、夏煊泽、谢中博、郑波
2008: 鲍春来、蔡赟、陈金、陈郁、傅海峰、郭振东、何汉斌、林丹、沈烨、谢中博
2010年代
2010: 鲍春来、蔡赟、柴飚、陈金、谌龙、傅海峰、郭振东、林丹、徐晨、张楠
2012: 蔡赟、柴飚、陈金、谌龙、杜鹏宇、傅海峰、郭振东、洪炜、林丹、沈烨
2014: 远藤大由、桥本博且、早川贤一、平田典靖、嘉村健士、桃田贤斗、佐佐木翔、园田启悟、田儿贤一、上田拓马
2016: 金·阿斯特鲁普、安赛龙、玛蒂亚斯·鲍伊、马蒂亚斯·克里斯蒂安森、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埃米尔·霍尔斯特、简·奥·约根森、马德斯·皮勒尔·科尔丁、安德斯·斯考劳普·拉斯姆森、汉斯-克里斯蒂安·索尔伯格·维汀哈斯
2018: 谌龙、李俊慧、林丹、刘成、刘雨辰、乔斌、石宇奇、王懿律、张楠、郑思维
2020年代
2020†: 穆罕默德·阿赫桑、法贾·阿尔弗兰、穆罕默德·里安·阿利安托、利奥·罗利·卡尔南多、乔纳坦·克里斯蒂、奇科·奥拉·德维·瓦多约、马库斯·费尔纳尔迪·吉德翁、安东尼·西尼苏卡·金廷、丹尼尔·马丁、谢萨·希伦·雷斯塔维托、亨德拉·塞蒂亚万、凯文·桑加亚·苏卡穆约
2022: 阿琼·马塔蒂尔·拉马钱德兰、克利什那·普拉萨德·加拉加、杜鲁夫·卡皮拉、斯里坎特·基达姆比、维什努·瓦尔丹·古德·潘贾拉、普兰诺伊·哈塞纳·苏尼尔·库马尔、普里扬舒·拉贾瓦特、萨维克赛拉吉·兰基雷迪、拉克什亚·森、奇拉格·谢提
2024: 石宇奇、李诗沣、梁伟铿、王昶、翁泓阳、陆光祖、刘雨辰、欧烜屹、何济霆、任翔宇
† 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延期至2021年举行,但仍保留原定名称
查论编苏迪曼杯冠军1980年代
1989: 维拉华蒂·法吉林、郭宏源、洪忠中、罗天宁、扬蒂·库斯米亚蒂、阿哟诺·米拉纳特、萨尔文达·库苏马瓦德哈尼、伊萨克·苏吉亚托、王莲香、许一敏
1990年代
1991: 安哉昌、方铢贤、郑明熙、郑素英、黄惠英、金学均、金文秀、李光珍、李兴顺、李相福、朴柱奉
1993: 方铢贤、郑素英、吉永雅、金学均、金文秀、李兴顺、朴柱奉、朴星宇、孙振焕
1995: 陈兴东、董炯、葛菲、顾俊、韩晶娜、黄展忠、蒋欣、刘坚军、孙俊、王晓圆、叶钊颖
1997: 陈兴东、董炯、葛成、葛菲、龚智超、顾俊、林立文、刘永、秦艺源、唐鹤恬、陶晓强、孙俊、叶钊颖、张尉
1999: 戴韫、董炯、葛菲、龚智超、顾俊、黄楠雁、刘永、孙俊、杨维、余锦豪、张军、张宁、张尉
2000年代
2001: 陈宏、陈其遒、程姣、戴韫、高崚、龚智超、黄楠雁、黄穗、吉新鹏、刘永、夏煊泽、杨维、张军、张尉、周蜜
2003: 全在娟、金东文、金京兰、金镕玄、李东秀、李孝贞、李炫一、李敬元、朴成奂、罗景民、孙升模、柳镛成
2005: 鲍春来、蔡赟、陈宏、陈其遒、傅海峰、高崚、黄穗、林丹、桑洋、谢杏芳、杨维、张洁雯、张军、张宁、赵婷婷、郑波
2007: 鲍春来、蔡赟、陈金、傅海峰、高崚、郭振东、林丹、魏轶力、谢杏芳、谢中博、杨维、张洁雯、张宁、张亚雯、赵婷婷、郑波、朱琳
2009: 鲍春来、蔡赟、柴飚、陈金、谌龙、成淑、杜婧、傅海峰、郭振东、何汉斌、林丹、卢兰、马晋、潘攀、沈烨、孙君杰、田卿、谢杏芳、谢中博、王琳、王仪涵、徐晨、于洋、张亚雯、赵婷婷、赵芸蕾、郑波
2010年代
2011: 鲍春来、蔡赟、柴飚、谌龙、成淑、傅海峰、郭振东、林丹、马晋、潘攀、陶嘉明、田卿、王适娴、王晓理、汪鑫、王仪涵、徐晨、于洋、张楠、赵芸蕾
2013: 蔡赟、柴飚、谌龙、杜鹏宇、傅海峰、洪炜、李雪芮、刘小龙、马晋、邱子瀚、汤金华、田卿、王适娴、王晓理、王仪涵、王睁茗、徐晨、于洋、张楠、赵芸蕾
2015: 包宜鑫、蔡赟、柴飚、谌龙、傅海峰、洪炜、李雪芮、林丹、刘成、鲁恺、马晋、唐渊渟、王适娴、王晓理、王仪涵、王睁茗、徐晨、于洋、张楠、赵芸蕾
2017: 蔡侑玎、张艺娜、崔率圭、全奕陈、郑景银、金德永、金荷娜、金元昊、李张美、李绍希、朴炅熏、徐承宰、孙完虎、成池铉、金佳恩
2019: 谌龙、陈清晨、陈雨菲、杜玥、韩呈恺、黄东萍、黄雅琼、贾一凡、李俊慧、李茵晖、刘雨辰、石宇奇、王懿律、郑思维、周昊东
2020年代
2021: 冯彦哲、何济霆、李诗沣、刘成、陆光祖、石宇奇、谭强、王懿律、周昊东、陈清晨、陈雨菲、杜玥、何冰娇、黄东萍、贾一凡、李汶妹、刘玄炫、王祉怡、夏玉婷、郑雨
2023: 石宇奇、李诗沣、陆光祖、刘雨辰、欧烜屹、梁伟铿、王昶、郑思维、冯彦哲、陈雨菲、何冰娇、王祉怡、陈清晨、贾一凡、张殊贤、郑雨、谭宁、刘圣书、黄雅琼、黄东萍
2025: 陈柏阳、冯彦哲、郭新娃、蒋振邦、李诗沣、梁伟铿、刘毅、石宇奇、王昶、翁泓阳、陈清晨、陈雨菲、韩悦、黄东萍、贾一凡、刘圣书、谭宁、王祉怡、魏雅欣、张殊贤
查论编羽毛球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
1979: 林水镜
1980: 林水镜
1981: 普拉卡什·帕都恭
1982: 林水镜
1983: 韩健
1984: 韩健
1985: 伊萨克·苏吉亚托
1986: 伊萨克·苏吉亚托
1987: 赵剑华
1988: 杨阳
1989: 杨阳
1990: 吴文凯
1991: 阿迪
1992: 佐戈·苏普里昂托
1993: 魏仁芳
1994: 阿尔比
1995: 佐戈·苏普里昂托
1996: 董炯
1997: 孙俊
2005: 林丹
2006: 林丹
查论编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子单打冠军
2008: 李宗伟
2009: 李宗伟
2010: 李宗伟
2011: 林丹
2012: 谌龙
2013: 李宗伟
2014: 谌龙
2015: 桃田贤斗
2016: 安赛龙
2017: 安赛龙
查论编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冠军
1900: 悉尼·霍华德·史密斯
1901: H·W·戴维斯
1902: 拉尔夫·瓦特林
1903: 拉尔夫·瓦特林
1904: 亨利·诺曼·马瑞特
1905: 亨利·诺曼·马瑞特
1906: 诺曼·伍德
1907: 诺曼·伍德
1908: 亨利·诺曼·马瑞特
1909: 法兰克·却斯特顿
1910: 法兰克·却斯特顿
1911: 盖·绍特尔
1912: 法兰克·却斯特顿
1913: 盖·绍特尔
1914: 盖·绍特尔
1920: 乔治·汤姆斯
1921: 乔治·汤姆斯
1922: 乔治·汤姆斯
1923: 乔治·汤姆斯
1924: 戈登·麦克
1925: 弗兰克·德夫林
1926: 弗兰克·德夫林
1927: 弗兰克·德夫林
1928: 弗兰克·德夫林
1929: 弗兰克·德夫林
1930: 唐纳德·C·休谟
1931: 弗兰克·德夫林
1932: 拉尔夫·尼可斯
1933: 雷蒙·M·怀特
1934: 拉尔夫·尼可斯
1935: 雷蒙·M·怀特
1936: 拉尔夫·尼可斯
1937: 拉尔夫·尼可斯
1938: 拉尔夫·尼可斯
1939: 塔格·麦德森
1947: 康尼·耶普森
1948: 约恩·斯考劳普
1949: 大卫·G·佛里曼
1950: 黄秉璇
1951: 黄秉璇
1952: 黄秉璇
1953: 庄友明
1954: 庄友明
1955: 黄秉璇
1956: 庄友明
1957: 庄友明
1958: 埃兰·科普斯
1959: 陈有福
1960: 埃兰·科普斯
1961: 埃兰·科普斯
1962: 埃兰·科普斯
1963: 埃兰·科普斯
1964: 克努兹·奥格·尼尔森
1965: 埃兰·科普斯
1966: 陈奕芳
1967: 埃兰·科普斯
1968: 梁海量
1969: 梁海量
1970: 梁海量
1971: 梁海量
1972: 梁海量
1973: 梁海量
1974: 梁海量
1975: 史温·普利
1976: 梁海量
1977: 弗来明·戴夫斯
1978: 林水镜
1979: 林水镜
1980: 普拉卡什·帕都恭
1981: 林水镜
1982: 莫滕·弗罗斯特
1983: 栾劲
1984: 莫滕·弗罗斯特
1985: 赵剑华
1986: 莫滕·弗罗斯特
1987: 莫滕·弗罗斯特
1988: 伊伯·佛雷德里克森
1989: 杨阳
1990: 赵剑华
1991: 阿迪
1992: 刘军
1993: 阿尔比
1994: 阿尔比
1995: 波尔-埃里克·赫耶尔·拉尔森
1996: 波尔-埃里克·赫耶尔·拉尔森
1997: 董炯
1998: 孙俊
1999: 彼得·盖德
2000: 夏煊泽
2001: 普莱勒·戈比昌德
2002: 陈宏
2003: 哈菲兹哈欣
2004: 林丹
2005: 陈宏
2006: 林丹
2007: 林丹
2008: 陈金
2009: 林丹
2010: 李宗伟
2011: 李宗伟
2012: 林丹
2013: 谌龙
2014: 李宗伟
2015: 谌龙
2016: 林丹
2017: 李宗伟
2018: 石宇奇
2019: 桃田贤斗
2020: 安赛龙
2021: 李梓嘉
2022: 安赛龙
2023: 李诗沣
2024: 乔纳坦·克里斯蒂
2025: 石宇奇
查论编亚洲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
1962: 陈有福
1966: 翁振祥
1970: 潘奇·古纳兰
1974(英语:Badminton at the 1974 Asian Games): 侯加昌
1978(英语:Badminton at the 1978 Asian Games): 林水镜
1982(英语:Badminton at the 1982 Asian Games): 韩健
1986: 赵剑华
1990: 赵剑华
1994: 阿尔比
1998: 董炯
2002: 陶菲克·希达亚特
2006: 陶菲克·希达亚特
2010: 林丹
2014: 林丹
2018: 乔纳坦·克里斯蒂
2022: 李诗沣
查论编亚洲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男子团体冠军1960年代
1962: 图坦·贾马路丁、Liem Tjeng Kiang(德语:Liem Tjeng Kiang)、费里·宋尼维尔、陈有福、阿布杜·帕塔·乌囊
1966: 纳荣·潘奇姆、查瓦勒特·春姆库姆、拉费·勘查纳拉费、查纳荣·拉塔纳散素旺、Sangob Rattanusorn(英语:Sangob Rattanusorn)、Tuly Ulao、查龙·瓦达那信
1970年代
1970: 谢全新、梁海量、谢健新、张敬源、翁振祥
1974(英语:Badminton at the 1974 Asian Games): 陈天祥、陈新辉、方凯祥、侯加昌、汤仙虎、庾耀东
1978(英语:Badminton at the 1978 Asian Games): 张鑫源、纪明发、杨荣美、林水镜、伊耶·苏米拉特
1980年代
1982(英语:Badminton at the 1982 Asian Games): 陈昌杰、韩健、林江利、栾劲、孙志安、姚喜明
1986: Choi Byung-hak(德语:Choi Byung-hak)、Kim Chang-kook、金重洙(英语:Kim Joong-soo)、金文秀、李得春、朴柱奉、Park Sung-bae、成汉国
1990年代
1990: 黄展忠、李永波、田秉毅、吴文凯、熊国宝、杨阳、赵剑华、郑昱闽
1994: 阿尔比、郭宏源、雷克西·迈纳基、里奇·苏巴吉亚、邦邦·苏普里昂托、佐戈·苏普里昂托、蔡祥林、阿迪
1998: 吴俊明、叶诚万、陶菲克·希达亚特、特里·库沙扬托、雷克西·迈纳基、布迪·桑托索、里奇·苏巴吉亚、陈甲亮
2000年代
2002: 河泰权、蒋瑛秀(英语:Jang Young-soo)、金东文、李东秀、李炫一、李在珍、朴泰相(英语:Park Tae-sang)、孙升模、任邦彦、柳镛成
2006: 鲍春来、蔡赟、陈金、傅海峰、郭振东、林丹、谢中博、郑波
2010年代
2010: 鲍春来、蔡赟、陈金、谌龙、傅海峰、郭振东、何汉斌、林丹、徐晨、张楠
2014: 全奕陈、金基正、金沙朗、高成炫、李东根、李炫一、李龙大、申白喆、孙完虎、柳延星
2018: 谌龙、李俊慧、林丹、刘成、刘雨辰、乔斌、石宇奇、王懿律、张楠、郑思维
2022: 郑思维、翁泓阳、王昶、石宇奇、陆光祖、欧烜屹、刘雨辰、梁伟铿、李诗沣、冯彦哲
查论编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1962: 郑求山
1965: 迪内什·科纳
1969: 翁振祥
1971: 陈奕茂
1976: 侯加昌
1983: 陈昌杰
1985: 赵剑华
1987: 米斯本·西迪
1988: 熊国宝
1991: 拉锡·西迪
1992: 拉锡·西迪
1994: 傅国强
1995: 朴星宇
1996: 杰佛·罗索宾
1997: 孙俊
1998: 陈刚
1999: 陈宏
2000: 陶菲克·希达亚特
2001: 夏煊泽
2002: 索尼·昆科罗
2003: 索尼·昆科罗
2004: 陶菲克·希达亚特
2005: 索尼·昆科罗
2006: 李宗伟
2007: 陶菲克·希达亚特
2008: 朴成奂
2009: 鲍春来
2010: 林丹
2011: 林丹
2012: 陈金
2013: 杜鹏宇
2014: 林丹
2015: 林丹
2016: 李宗伟
2017: 谌龙
2018: 桃田贤斗
2019: 桃田贤斗
2022: 李梓嘉
2023: 安东尼·金廷
2024: 乔纳坦·克里斯蒂
羽毛球主题 马来西亚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